国际最新研究:夏威夷珊瑚礁或许受游客影响正在退化******
中新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性》最新发表的一篇可持续研究论文认为,最受欢迎的夏威夷珊瑚礁或许受游客影响正在退化。
该论文介绍,珊瑚礁因其生物多样性和美丽而广受欢迎,它们也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滋养渔业,保护海岸。珊瑚礁旅游业能通过产生资金和支持本地那些聚焦珊瑚礁保护的生计,来激励保育工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中提到,旅游业是促进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沿海资源的手段之一。不过,游客可能会通过如污染周围海洋等行为,直接或间接伤害活体珊瑚。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ing Lin和合作者一起,把2018-2021年间访问夏威夷珊瑚礁游客的25万个Instagram帖子和覆盖活体珊瑚的空中地图相结合。他们使用人工智能分析了2米分辨率、16米深度的礁石地图图片。研究表明,有更多活珊瑚覆盖、容易到达的地点,游客到访更频繁,但与不太热门的景点相比,最受欢迎的地点处靠近海岸的珊瑚退化较多。
论文作者指出,未发现水中污染量是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游客的探访本身就是原因,例如经由珊瑚礁接触、潜水员和浮浅者的踩踏等。
论文作者总结说,气候变化等全球和大规模影响是珊瑚礁退化的已知原因,但他们的最新研究表明游客等对本地的影响也很重要,应纳入考虑,从而维护珊瑚礁。(完)
信通院何宝宏:数字化转型的终点是数字原生******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林迪】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社会的目光更多聚焦于当下如何开展数字化转型,而缺乏对于转型之后未来世界的前瞻和思考。数字化转型之后,数字原生的世界、社会形态、个人、企业、商品、金融和管理等走向何方?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围绕技术转型、信息革命、数据资产、Web3、信任科技、元宇宙、技术周期律、经济学2.0、AI、数字原生共十个热门领域进行了前瞻性预测和分享。
何宝宏认为,数字原生代的娱乐、社交、学习和购物等都发生在数字世界,并且将数字世界的语言视为母语。“我们所谓的高科技数字技术也并不是他们眼中的高科技。数字原生需要在数字原生代基础上有两个方向的延展,一是从空间上的延展,从一代人到原生企业、原生应用、原生资产和原生理论的延伸;另一个是从时间上的延展,数字原生的企业等不仅包括2000年之后诞生的,也包括诞生于2000年前,但成功实现了数字转型的,具有鲜明数字原生特点的企业。”
何宝宏提出“经济学2.0”概念。
他指出,经济学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挑战——“稀缺性”的定义,信息商品化的悖论、经济人理性等问题。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基于密码学、计算机/网络、数学/游戏伦理和经济学的加密经济学。当下的数字经济更多的是传统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的结果。
何宝宏认为,互联网拥有“7年之痒”,每7年呈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1994年的Web互联网,2001年的宽带互联网,2008年的移动互联网,2015年的产业互联网到现在的3D/价值互联网。互联网也存在持续25-30年的库兹涅次周期,即从1969年-1994年的以技术为导向的孕育期,走向1995年-2020年以“资本”为导向的繁荣期,最后发展到2021年以后以“ESG/基础设施”为主导的成熟期。
“价值中心也发生了阶段性转移,从之前的硬件、软件,发展到现在正在从互联网转向数据(数据要素和数据资产),未来将转向内容。”谈及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原生的关系时,何宝宏表示,就像农业时代采摘狩猎转型成了种植驯养,原生出“三农”新业态,又如同工业时代推进农业机械化,原生出了工厂、工人等工业新业态,转型是追求变化,是过程,原生是进入稳态,是目标。
他认为,当下,我们正处于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或数字原生代混居的时代,是一个新老交替的时代。Web1.0是传统世界的数字化模仿;Web2.0是互联网原生的开始;Web3.0是数字原生的探索。未来,数字原生企业会走向分布式自治公司、分布式自主组织。
最后,何宝宏指出,未来,我们需要一起努力共建未来的数字原生世界。我们需要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我们要将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要素化;我们要做可视化的且用户自主可控的身份体系;我们需要3D的内容,虚拟与现实要结合起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